Monday, 30 November 2009

男孩地带

英国人很懂自己的权力,商家也很懂自己扮演的角色;只要认为某报馆有‘问题’,他们可以站稳立场,发表不满(例如抽上广告);如果马来西亚商界也可以扮演自己的角色,拥有自己的立场,肯定是一个大进步。
************************************************
21/10-南洋的文章-男孩地带
************************************************
“男孩地带” (Boyzone)是90年代爱尔兰本土最闪耀的乐坛之星之一。 在“男孩地带”中,史蒂芬·蓋特利(Stephen Gately)以娃娃脸和甜美的笑容赢得无数少女的追捧,在10年前,当他向公众承认他的同性恋倾向时,歌迷对于他坦然应对外界传闻的回应,非但没有生气和失望反得到了歌迷的支持鼓励及赞赏他的勇气,甚至征服了更多的歌迷,但不幸的是,今年才33岁的他却在上周六(10月10日) 于西班牙马约卡度假期间猝死。

史蒂芬的意外身亡让歌迷们震驚和悲哀,事发后也引起媒体及各界对他的死因做出种种猜疑。后来尸检结果证明他死于自然原因,死因是肺部水肿,他死时肺部有大量的积水,排除他的死与药物和自杀有关。

既然這個案件沒有任何值得懷疑的情況,这个事件也应将随着众亲友悲伤送行而结束了,但,在上个周五英国报章《每日邮报》的作家Jan Moir*在编写有关史蒂芬猝死消息时,以“Sleazy(肮脏的)”来形容史蒂芬去世时的环境及发生的事情,文章也有歧视同性恋之嫌,这评论立刻引起逾千名读者向当地的报业申诉委员会投诉,甚至连英国最大的零售连锁店M&S和世界最大的食品饮料制造商瑞士雀巢公司也撤销在该报的网页广告,前者的原因是绝对无法容忍任何的歧视,而后者是认为她的文章违反了公司彼此尊重和包容的核心价值观。

在想如果这件事是发生在马来西亚,结局会是如何呢?从国内这几年以来,不断有政客发表偏激、歧视性言论, 但政客鲜少的在公开媒体发表任何道歉或是解释一下自己言论;我大约可以料想到结局肯定和英国截然不同。

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呢? 我想主要是人民都似乎对偏激、歧视性言论习以为常、浑然不觉有什么不妥、甚至也麻木到无动于衷;当然媒体、华人社团,也对这些歧视性言论事件选择一声不吭,根本就不想把发生的这一切当成一回事及有意谴责所有偏激歧视性的言论的意愿。

如果我们要像西方社会那样重视人权的核心价值、讲求民主、对任何形式的种族的歧視都不可容忍的;那我们就应学习,勇敢的抵制谴责所有偏激歧视性的言论,因为只有强有力的社会力量来谴责这种歧视、侮辱、践踏基本人权,藐视人文主义性的言论,才能迈向彼此尊重及包容的社会。

色彩人生

香港“播音皇帝”钟偉明在星期五在上班途中突然晕倒,被送往香港广华医院,送院后证实不治。

续前几天,资深演员陈鸿烈突然离开,香港娱乐界又另一人离去。噩耗传出后,他身边朋友肯定是哀伤。

记得季羡林曾说过‘对于死,我们基本是被动的,我们只有自杀是有主动权’。既然被动权不在我们身上,唯有尽心、尽兴、尽意、尽力的过生活,活出色彩人生。

Sunday, 29 November 2009

道听途说


每一次和也在英国上班的马来西亚同事提到说要回马带好吃的食物、干粮来英国。他两夫妇就会说你敢带阿?不怕被捉吗?

那我每一次都反问,到底什么不可以带?什么可以带? 他们就会说只要是食物就不能带。我再问确定吗?他们就哑口无言。
道听途说好像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习惯,无意确然讯息也好像是我们的态度。对这样模棱两可的答案,很不满足。今天起得早,就上网搜寻携带违禁食品入境的资料,里边清楚的写明什么禁止入境。

有了这些资料,只要守法,以后过海关就不用战战兢兢啦!

网际网络

朋友说他很不喜欢网际网络,它让他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孩子每天都在电脑前面,都不和他谈天。

即使他是一位教授、生活经验丰富、去过很多国家,孩子都不询问他的意见,因为什么资料都能从网上搜寻到。

天气突然又转到很冷,晚上睡觉时都可以感受到冷风从窗口的门缝里吹进来,心想如果温度一直往下跌,那我不是要盖很多张被单?觉得这也不是办法。

上网搜寻‘how to prevent cold air+draft from coming in from window’,就找到说,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可以买一种叫'blackout/light proof liner' 的厚窗帘。

网际网络太方便了,让我这种生活白痴很轻易的就从别人的经验、知识得益。

Thursday, 26 November 2009

全球化


今天是美国的感恩节,明天是哈芝节(中东今天已经开始放假了)。这几天的邮件非常少、也没有conference call会议, 现对下工作量减少了不少,很轻松。
现在真是活在地球村、全球化得年代,他人的节日,无形中也变成了我们的假期。

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在伦敦认识一些在回归前就来了英国的香港人,他们在这里最少都待上20年。各个都是拿英国护照,专业人士。

根据他们的说法,即使英文说的再怎么的流利,生活再这么的西化,英国人还是把他们当成是外国人。他们只是表面上的融入了英国的社会,但在工作和生活上常被‘排外’、‘歧视’。

事实上英国是有阶级之分、有‘歧视’观念,道地的英格兰人是看不起威尔斯人、爱尔兰人、苏格兰人等;所以千万不能把English & British 当成一样。比如苏格兰人和威尔斯人都是British,但绝对不是English。

在英国被排外、被歧视是很普通的。我自己就比较幸运,没有被排外,也没有面对过任何被歧视的情况。可能公司比较特别吧,全世界80万的员工里有140个国籍,只有10%的员工的第一语言是英文。(公司什么南腔北调口音都有)即使我英文是很浓的Malish,但我们同事之间很能适应接受这些‘怪里怪气’的英文。

而且公司在每一个国家都会穿插我们这些不同国籍的员工,让本地色彩没那么的浓厚,让大家能够接受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处事方式的人。发现这‘多元’的环境对公司的业务、办事效率是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是好的,为什么我们的执政党却偏偏喜欢单一,什么都要一个,不能接受不同的?

Tuesday, 24 November 2009

屠妖节


7/10/09-屠妖节. 这是我无意中走在特拉法加广场看到伦敦市长和兴都教徒庆祝屠妖节而写的。
********************************************
再过一个多星期,全世界各地的印度教徒将庆祝屠妖节*了。屠妖节对他们来说是庆祝光明战胜黑暗、正义击败邪恶的节日,也标志着印度新年的到来。上个星期天,伦敦市中心著名的特拉法加广场,数千印度人参与屠妖节盛大集会. 在广场中央,搭制了一个临时舞台,两旁都有超级大屏幕以供观众观看,各界印度侨领受邀到会讲话致辞,甚至还邀请伦敦市长到会致辞及开幕,在会场的我也可以感受到佳节气氛浓厚.

根据维基百科2006年七月统计,英国人口大约有6060万,其中首都伦敦就有720万。英格兰人占83.6%;苏格兰人占8.6%;威尔斯人占4.9%;北爱尔兰人占2.9%;印度人占1.8%等等; 而主要宗教是基督教,印度教只占1%;印度人是在50年代,英国战后重建,才大量的涌入。即使是少数民族,可是在特拉法加广场举行的屠妖节集会却是一年一度的活动,也据说是印度次大陆之外最壮观的节日。

特拉法加广场坐落在伦敦市中心唐人街附近,它不仅吸引了众多的外国游客,也是伦敦市民举行政治集会和示威游行的地方、更是文化活动的中心。看到这个活动,心中有很大的疑问‘一个在英国居住少过60年的少数民族,他们却能在一个像国家独立广场那么有有象征意义的广场里举行种族及宗教活动,甚至还可以请到非印度族的市长来开幕,而为什么我成长的国家里,也自认是多元文化、尊重少数民族,可是从19世纪后期就开始来马来亚当橡胶种植园劳工的印度人,他们多数都信仰印度教;只是要建一个庙宇,就掀起了这么大的凤坡?那执政者口中不断强调的多元文化社会、和谐社会的包容心和宽容心到底在那里?

曾是英国前殖民地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像英国有一个宽容又民主的社会呢?为什么种族主义者不愿学习英国人采取尊重的态度来接纳移民和少数民族的文化习惯;尊重不同的信仰和政治观点。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除了印度教徒(Hindu),屠妖节也是耆那教徒(Jain)以及锡克教徒(Sikh)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对于锡克教徒来说,屠妖节是为了庆祝锡克教徒的精神领袖哈尔宾德被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皇帝贾季汉从囚禁中释放出来; 对于耆那教徒来说,屠妖节是一个纪念耆那教的创立者马阿哈维拉的节日,他死后进入了极乐世界。

民众力量

23/09/09的原稿 - <民众力量>,灵感来自挪威之旅。
**************************************

上个星期到挪威奥斯陆参观诺贝尔和平中心, 諾貝尔和平奖是由瑞典發明家阿尔弗雷德·諾貝尔所創立的,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和平奖不应该与其他四个奖项一起在瑞典颁发,而是应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

为了纪念这个奖项在挪威举行,挪威政府在2005年成立这诺贝尔和平中心,里边除了展出历届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以及诺贝尔本人的一些文件外,也有些流动、短期性的展览以增强人们凡事互相尊重、以和平为出发点化解冲突、实现世界和平的意识。

走在中心内参观时可以很强烈的感受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有许许多多人都很渴望和平,都在为和平付出努力,为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的追赶。相信諾貝尔先生当初創立和平獎,就是已经看到和平对世界的重要性,所以希望透过奖项能鼓励那些为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废除使用武力有贡献的人.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2002年领取诺贝尔和平奖时说“上帝给我们选择的能力。我们可以选择减缓苦痛,我们可以选择为和平共同合作,我们可以作出这些改变.我们也必须这样做。”

就如卡特所说的每个人都必须选择为和平共同合作及作出改变,也既然每个人心中都渴望和平;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和平贡献一份力量,一起为这个目标共同努力。但许多人常说,凭我一个人的力量,如何能为国家带来和平?

在9月16日配合大马日,有数百名来自不同族群和宗教的马来西亚人都参与这别开生面的‘ 2009年为国家斋戒,要大马和平’一天斋戒活动,祈福马来西亚一能有一个和平的日子。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因禁食是个人能力范围办得到,让我们看到不同族群和宗教的马来西亚人民都愿意为和平付出,希望透过禁食活动化憤怒和傷心為正面的力量,打造一個永遠和平的國家。

也许我们一个人的力量真的微不足道,但如果能像‘一天斋戒活动’那样来唤醒无知的人们,那就是巨大的力量。如果每一个民众的力量可以凝聚在一起,肯定是不可忽视的、大得惊人、无法估量.

置之死地而后生


9/9/09 的原稿-置之死地而后生

每一次有国外朋友到吉隆坡游玩时,我都会带他们到茨厂街一带的老街走一圈,看一看战前的老建筑物和马来西亚的文化。通常是把车停在尊孔学校旁边历史悠久的卫理教堂,然后去参观谐街的仙四师爷庙、再走到广肇会馆观看关公塑像;随后,就脱鞋进入了对面塔楼用亚笪叶围起整修神像的斯里摩诃马里安曼兴都庙;最后走到国家回教堂。

一路讲解,都带着很自豪、很骄傲的口气说“这就是马来西亚的特色,一个还不算太多元的小国里的市区内,就可以让你看到几种不同宗教信仰的族群和睦共处的景象。
最近有人因為反對州政府批准兴都庙搬迁,而把血淋淋的牛頭提到州政府大廈外抗议, 甚至在雪州政府与莎亚南23区居民召开对话会上多次出现辱骂和推撞的火爆场面。这些举动不但让兴都教徒受伤害,也让非兴都教徒内心在流泪,这是什么文明社会?我们一直以来所自豪的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去了那里?

这种煽動種族情緒的課題不断地被炒作,政府不但没有采取决定严惩那些煽动种族宗教情绪的示威者,反而是处处维护.到底国家是在向前迈步,还是向后倒退?为何国民的接受程度是越来越低,容忍度是越来越狭隘呢?试问这样的政府怎样能带领走向一个全民的目标呢?

在旧约圣经创世记里记载-雅各故事.内容里我们知道雅各天性是诡诈狡猾,渴慕得到“长子名分”,也就是神对亚伯拉罕的祝福,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如愿以偿用诡诈骗取了长子的名分,得了祝福。

雅各的聪明受上帝的对付。他欺骗哥哥,结局他需离开家庭漂流在外二十年之久,过着游离失所,寄人篱下的日子,白日受尽炎热,黑夜受尽寒霜。上帝就是借着这些种种的遭遇,使雅各经过了多年折磨而受到有效地训练。这个家庭内最得宠的儿子,在若干年后回到伯特利时,他已经从弯曲诡诈的品性改变正直,成为一个迥然不同的雅各了。

从雅各的故事看来人民要是应该让执政半个世纪的巫统像台湾的国民党和印度的国大党或日本自民党一样,好好的整顿,受许多的磨练,才会成为一个与以前截然不同的党。

昨日死,今日生


当报馆的负责人说,‘依我所见’将更名,叫我自己想一个名称,想来想去,都不知该用什么名。本来要有惬心惬意,总觉得有点怪怪。突然脑海里浮出‘心意更新’,基督教徒肯定对心意更新很熟悉,(羅馬書12 章2 節)说「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 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其实,我个人除了是被经文影响,也喜欢更新”這個名詞,英文即是RENEWAL,包括革新、复兴、再生、重新開始等含義。觉得这个社会是需要革新、复兴、重生等等。怕很个人宗教化色彩,还特地播电给在KL的牧师-SK,寻求他的看法。

八月26日开始,我的专栏就该去《心意更新》。改了之后,就没有出现在报馆的网络里了。

****************************************************
26/08/09 的原稿-《昨日死,今日生》

在伦敦的各大书局,柜台前都摆放奥巴马的书籍,自从参选总统候选人开始他的书一直都在排行榜上。奥巴马从一个没有任何政绩,没有执政经验,以短短22个月的旋风般的速度,用打出Change, We need(我们需要改变)的竞选口号,缔造历史登上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宝座。


当然奥巴马需要改变的这一股旋风是烧到全球各地包括马来西亚,又加上去年308大選催生了非種族政治和兩線制的幼苗,再遇上新首相新官上任,推出一系列的“以民為本新政策”和1Malaysia概念,于意图展现要打破种族隔阂的诚意,让许多人民带来新的启示和巨大的希望。甚至有人说‘这个国家是人家的,我们是寄居者,这里永远不会是我们的’的论调快要终结了、不公的种族政策将慢慢被消除了、各族都能和睦的共处的美梦就快要实现.


人民真的盼到到新希望的曙光吗?最近报章头条一而再展示我国的街头示威、发表如种族和宗教课题的极端言论、赵明福离奇命案遭本性難改的馬來種族主義份子,極端主義份子蓄意扭曲,企圖在馬來社會中挑起和煽動種族情緒與仇恨的种种现象体现出这一系列的改变都是表面上的门面功夫,都没有走出种族与宗教的极端主义。

证明了由首相领导的国阵的主干巫统还是继续玩弄种族课题来捞取政治资本、执政党控制的报章也大肆渲染马来人的政治力量正受到挑战的说法。这种假全民政策,暗地里却放纵巫统内的沙文主义者继续玩火,就如一间已经被白蚁侵蚀到千疮百孔和摇摇欲坠的残旧木屋,如果不重建,只一味表面的维修、粉刷和美化,虽然暂时性表面上是看到一间‘新’房子,但事实上,木板还会继续的被白蚁蛀空,腐烂成朽木最终倒塌,不但構成安全威脅,也可能伤了自己及无辜的他人。

简单说这种表面改革只是个把新布补在旧衣服上的作风,根本没有要脱下旧衣服的意愿和穿上一件新衣的决心。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要穿上新衣?换上一个新的衣服并不是因为我们喜新厌旧,而是因为补上新布反而会弄坏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

既然看到旧衣服将会越破越大,不如破釜沉舟,反戈一擊,置諸死地而後生,用公民力量挑戰来换取未来希望的曙光。

Monday, 23 November 2009

法国-巴黎(完结篇)

从巴黎旅行回来已2个月了,一直没办法好好的总结,除了生活忙碌外,主要还是对巴黎有很特别的情怀,很想好好把对巴黎的感觉描绘出来。可惜,相隔太久了,无法好好的写,也更或许自己的文笔有限,拖到今天都无法总结。

简单的说,巴黎是一个十分奇特,充满悖论的社会。巴黎人持有特有性格,一个热爱自由,不愿意被约束、非常随性的人,这可以从他们生活习惯,如不排队、不遵守规则、爱罢工走上街头、不爱讲英文等的举动看出来。

更重要的是,这一次巴黎之行,让我体会到他们的多元文化比起马来西亚多元的多了、社会也很宽容,试想同一条大街,可以拥有回教堂、基督教堂、犹太教堂,商店可以自由写上任何文字。这里住了太多不同的民族,除了白人外,还有中国人、巴基斯坦人、印度人、斯里蘭卡、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人、另也有不少是來自黑色非洲,包括查德、馬利、象牙海岸、塞內加爾,及其他國家的民族。

虽然巴黎没有伦敦清洁,治安也不太安全、住在巴黎也会有语言障碍,可是我喜欢巴黎多过伦敦,说不出个原因来,任何人有机会应自己来体验。
Posted by Picasa

法国-巴黎(6)

在离开巴黎的最后一天,决定用步行4个小时从Pyreness-到Chateau Rouge (~8km)来环游“世界”。(有人说,巴黎就是一个小世界,什么国籍的人都有,名副其实的多元民族)。
清真寺-Mosquee Abu Bakar
和清真寺相隔几间店面的-Eglise NotreDame reconcillatrice(Sri Lankan Christian’ Church)
教堂对面的犹太教堂-Synagogue Michkenot Yaachov

每个星期天有市集,这里售卖许多来自第三世界的二手用品。或许是货品来源有问题,当我拍照时,是被严厉的警告,而且还要求没收我的相机。(好恐怖)

整排商店都是中国人开的,没来过巴黎前,只知道巴黎有全欧洲最多的回教徒,却不知道有那么多中国人移居巴黎。
Statue of Republic(巴黎共和国广场)- 巴黎是全世界最多罢工、示威活动的国家,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游行一定是在共和国广场附近。
这一条街道可以看到卖回教徒、犹太教食物的店,开始我还以为这是猪脚。

自由的的灵魂

读书时代到今天都偏爱席慕容的文字,除了是情意感外,主要的是在她文字里可以强烈感受到蒙古人热爱自由的精神。

今早阅读她一篇散文-《自由的的灵魂》。一篇关于台湾少数原住民-邹族的一年一度的凯旋祭,在60年代被‘外来’的干预以“破除迷信”为理由,终止了邹族的凯旋祭。

散文里席慕容抛出一个问题“难道台湾整个汉族群里大部分人心中只有一种固定的概念,认为“少数”应该就等于可以消失、可以不存在?”。
她也说到“这世界若只是到最后只剩下一种文化的话,也就没有文化而言了。”“从政治出发,若是有一个族群处心积虑地要将他种的文化加于扑灭与同化,其实却也正是对自己文化的伤害与谋杀”。“在文化发展的生态上,绝不能只有一条路,更绝不能只容得下一条路。”

读到这段文字感触很深,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单一文化,不能接受百花齐放?觉得应该让今天的中共及巫统看,但疑问的是即使他们看了,有多少人愿意看懂这个道理呢?

Sunday, 22 November 2009

Chelsea Football Club

今早天气还不错,有太阳,气温~14C。 就骑单车随便走走,骑了大约30分钟,走到一个非常多人群的地方。就好奇的停下来,凑热闹看到底什么事。原来我是来到了Chelsea Football Club. 今天应该是有球赛吧。(Chelsea是我的邻居,Chelsea Council & Westminter Council 就像MBBJ & MPPJ )。

因为英国足球赛,才懂Chelsea这个名。
我一进入足球俱乐部范围内,这位仁兄就带着狗来靠近我,嗅我包包。我是有点害怕(很怕狗),怎知狗嗅一下,就走开了,对我包包一点兴趣都没(当然啦,又没有炸弹)
Chelsea Football Club-不知看一场球赛要做少钱,我没兴趣,所以问都没问。据说,托这个俱乐部的福,这一带的房价都很高。
这些球星我全部不认识,既然每个人都争着和他们的相片拍照,我也不认输的,也要拍。
Posted by Picasa

Saturday, 21 November 2009

小巫见大巫


他今年44岁, 上一份工的年薪£127,000(RM716k),全世界走透透为2012伦敦奥运的准备工作张罗。
今天他是个无业游民,处于12个星期的宵禁令(curfew),身上带着电子标签,每天得穿上写着‘回馈社区’(community payback)’的橙色外套服刑100小时的服务令。
上个星期他手上还拿着刷子油刷厕所的照片上了英国各大小报。他就是伦敦前副市长伊恩•克莱门特(Ian Clement)。

到底发生什么事,他从‘天堂’掉到‘地狱’里。那是因为利用市政局的信用卡来作为私人用途,滥用的公款总额是~.£10,000.

我想肯定很多国人会说只是滥用‘仅仅’的四位数公款就换来那么大的代价?这和马来西亚国内滥权、滥用公款、滥用纳税人的数目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英国太‘严谨’了吧?
可是如果不严谨的话,就会像今天国内一大推的贪污问题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看到我国滥权的高官显要也一样的被惩罚?

Thursday, 19 November 2009

大开眼界

在KL没什么机会接触到中下阶层的人士,反而是在伦敦在教会里有机会和来自中国大陆的厨房帮手、厨师、侍应生交流,让我看到世界的另一面。

在查经班里有一位来自中国南方的中年男士,可能是没有医院保险吧,牙痛不能看医生,要去药房买消炎药又没有医生的药单,不被允许买,唯有自己乱买药来吃,觉得他好可怜。
他受教育程度不高,又加上信主的时间也短,所以在查经班常发表一些言中无物的言论。开始时很不惯,也觉得没什么耐心听,后来知道他是从brighton特地坐火车(90分钟车程,~£14)来上查经班,就觉得很敬佩他,至少他愿意利用休息时间来小组团契,更佩服他愿意花血汗钱。想想£14=RMB140,在中国肯定很好用。

今天在分享会上他说“昨天,听到同事说某人被抢了钱包”。 他当时的回应是“为什么不跟歹徒拼,如果是我就一刀插死那个歹徒”。他说他只要被欺负,就有要和人拼、杀人的冲动念头,所以感谢上帝常常阻止他这个举动。

哦!这可是人生第一次听到有人提起有杀人的冲动,对我个人来说这是‘大开眼界’。

Wednesday, 18 November 2009

Tuesday, 17 November 2009

纳粹

来了英国五个月,见到的黄皮肤者到多数是中国人。发现一和他们聊起政治,谈起64事件,他们都会说这是无法避免的,这样做为了国家未来的好。对于奥运、十一国庆庆典的表面功夫都是为了让全世界展示中国的强大实力。

今天和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University of London)的一对中国教授也同样的谈起这个话题,没想到他们在英国住了25年,还是讲同样的理由,“我们中国一直以来,都被欺压,抬不起头来,现在总算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厉害”。

其实我可以认同搞些‘玩意’让世界各国见识中国,可是不是像今天那样的掌控媒体,鋪天蓋地的為中共歌功頌德,炫耀其60年的輝煌成绩。

大家在讲不同观点,也没什么对错,只是很不能理解的是,他们说你不住在中国,也不是大陆人,不能评价。这是什么道理,我不认为德国人会说‘你不是德国人,也不懂德国文化,不能评价纳粹事件’!!!

Sunday, 15 November 2009

刮大风

表弟刚买了一辆两手车,他爱逛街的太太就建议今天到Blue Water购物商场逛逛。Blue Water处在伦敦以外的东部Dartford, Kent。

因为没去过,而且也没事做,所以也和他们一起去逛逛,看一看英国的购物商场和亚洲有什么不同。来到后商场,才知道他们是会待到晚上,当时我是有点后悔,那么长的时间好无聊,怎么办?后来我用1/4的时间煲电话粥, ¼的时间买圣诞节手信、1/4的时间吃午餐、1/4时间躲在厕所的休息室看书。

商场对我来说,都是人山人海,大同小异。没来英国前,还以为只是亚洲人喜欢周末往商场‘溜达’; 从这几次的逛街,看到的人群,排长龙的队伍等用餐等等,让我改变了爱往购物商场消磨时间是亚洲人的专利的观念。

离开商场时是大约6点钟,当时已经有点堵车了; 过了30分钟后,从电台那里听到说离开这个商场大约不远的Dover的桥因为风太强而暂时关闭,所以交通非常的堵塞。

幸好我们已经离开了,也幸好我们没有被大风影响到。这里如果刮起风来,真的很恐怖。我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我走在路上刮起风来这么办? 我会不会被吹走。

Friday, 13 November 2009

false alarm


我一向以来都是很糊涂的,今天做个Non-Conformance Report报告时,因为大意的把$1500当成$1500000。(没有留意到K在旁边);其实我的报告还没写完,因为需要很仔细的资料,想留到晚上有时间才慢慢的做,所以就save了起来。

不到3分钟,上司从荷兰来电很严厉的谴责说“SS,你在干什么?为什么你发个catastrophic’的报告?现在已经到总裁那边去了,上上司正在电话的另一端,要知道到底发生什么事。我当时正在和同事开会,一头雾水,就紧紧张张的赶快打开报告,和上司一起研究报告的每个细节,仔细检查, 审查后才发觉是数目字上的差错,现在搞到大头佛。

说实在的,对于这样的失误,是很自责,也羞愧。怎么会那么的不小心,太大意了。更糊涂的是,不懂一save就表示报告会发到上头去;对于这种小过失造成大问题,是很无地自容、难过及难受。

当然也佩服公司的系统,真的很一流 ,只要一有什么‘大事件’,第一时间,最顶端的VIP全部就会被通知。其实我的公司的保安、联系系统和美国的国防部, FBI没有多大分别。千万不要小看,

看来,我这次又再一次的‘出名’。一夜之间让‘上面’的人认识。不懂下次见到他们,自我介绍时,会不会有人说‘ oh! you were the Chinese girl that created a false alarm before’。

Thursday, 12 November 2009

火车

这就是我每天上下班的交通工具。(相对下是比伦敦地铁好的多,起码不会拥挤)







如果觉得马来人工作态度懒散、缓慢,喜欢谈天;那在英国工作的人也差不多。今早为了要赶上7.52分的火车,从家里是跑着到火车站,到了车站是7.50分,一心想总算赶得上。怎么知道,负责查票&开门的大佬,手脚慢吞吞,再问去机场的是那一辆,他随便的指向其中一辆。

我一进入火车,就觉得不太对劲,怎么要开走的火车,还那么的空荡荡、而且火车荧幕上也没写上要开往哪里。抬头一望就看到旁边准备开往brighton的快车慢慢的移动. 哎呀,那不就是我要坐的火车吗?

气死人的家伙,点我去‘荷兰’;我跑到半生死(冬天风很大,跑步需要更多的力气);到最后,得等多15分钟,而且还是慢车。

我常对在伦敦的朋友说,伦敦的确是有很多很吸引人长期住下来的地方(有效的地方政府、都市化),可是当一想到那任何时候都拥挤的地铁、随时转路线的巴士、昂贵的火车票时,那就会让人止步。

当然吉隆坡的公共交通比起伦敦还更糟糕。不准时,时不时就出事,就像今天monorail又无端端的出问题,让上班族忙了一个早上;所以 如果要依靠公共交通工具,也很吃力及压力,只是在KL似乎中上阶级的人都有能力买车,养车的费用相对下比起伦敦也便宜的多了。

其实看回来,我在KL时很好命,上下班不需要开车,每天都有顺风车搭;在英国每天得赶火车、等火车、等巴士、转地铁,有时还拿很重的东西搭公车,这算不算是老来‘堕落’?

Wednesday, 11 November 2009

寒冷

同事说冬天点蜡烛可以减低寒冷度,上个星期去IKEA就买了四个蜡烛杯子。今天温度又降了几度, 所以我就开始点蜡烛了。(因为电费非常的贵,一般上在家里一天只开几个小时的暖气,点蜡烛是另外一种取暖的方法)。

今晚当我把蜡烛放在浴室,走出客厅来拿东西的当儿,就听到玻璃爆裂的声音,原来我那刚买的蜡烛杯子被烧裂了。还说什么IKEA货,一点都不耐用。(爆裂是因为我一时大意,没熄掉火柴上的火,而火柴又往玻璃上烧)

现在在家里已开始穿外套、袜子、拖鞋;现在睡觉都穿上手套。每天临睡前都会写下一段讯息,大约就是“又是一个寒冷的夜晚、天气越来越冷了”。

以前觉得热不好受,现在觉得冷更难受,而且麻烦。我常在临睡前想,明早起来不懂会不会看到手指掉落在床上。

呵呵呵!没那么夸张,只是小时候常听说如果天气太冷,手指、脚趾、耳朵、鼻子会被冷冻到轻易掉下来,难免在这一反面,有点阴影。

MAS

昨天开始马航在英国的各大小报都刊登优惠广告,当我看到自己熟悉的名字出现时,肯定很开心,只是再仔细看下,就很不解为什么广告上的重点是强调夜生活的廉宜。

说真的要比廉宜,怎样能和邻国比呢?难道我们就没有自己特色文化吗?

话说回啦,我也刚订了过年的票,来回~RM2,400。是很便宜,只是有很多限制;比如:不可更改日子、不可退款、不可提前定座位、不可。。。等等。
也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同事Y很不解的问我“你不是有allowance吗?应该够你用,不用那么辛苦买便宜票”。我告诉她说“不一样,我要让一kampung的家人用我的allowance来英国玩,所以要节省的用”。

还记得之前当我向公司人事部提供能享有travel allowance优惠的家属名单时,在想人事会不会想这是哪个部落来的人,为什么那么多家庭成员。

呵呵呵!呵呵呵!真的是有那么多家属。(表妹、堂弟都属于直属家属,怎么不多人呢?)。东方人的家庭关系本来就是那么密切。

Monday, 9 November 2009

皮靴

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雨也下的越来越频密,所以一定要穿皮靴。买皮靴还挺头疼,昨天走了几十间鞋店,都没买成。不是太贵、就是款式不合我心意或是没有我的尺码。

今天崇拜后,去convent garden走一圈,终以买到了一双£75的皮靴;总算松了一口气,很开心可以回家了,明天开始可以穿上新boot了。

可是没想到,陪我逛街的T却说“鞋子不要穿,收据要收好来,下次看到更好的,可以去退款”。

我说“都买了,怎么还会再逛街呢,而且就是要用到了,所以才买。怎么还收起来?”。T说“你刚来,不常逛街. 在这里,买了如果不喜欢,可以回去退款。住下来了,肯定会有这种习惯。你刚才更不应该付卡,应该付现款”。

哎呀,这是什么道理。退款是一种服务,可不是这样让我们‘滥用’的,而且,在这里连买1磅的东西,都可以用卡(debit  & credit),买£80,一般人都不可能还现钱。只是因为T是‘违法’打工,所以身上有很多现钱。(雇主是支付现金*)

我很不给脸的直接回答说“即使我住上3年,应该都不会享受window shopping, 要我没目标的逛街,太难了。我倒不如好好的在家里,逛街很伤神也很累”。

尤其是在伦敦oxford circus逛街,简直是痛苦,一点乐趣都没有。在那里无论什么时候,人潮都是那么多,都是那么的繁忙。真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那么喜欢买名牌?

在购物、逛街这一反面,这么多年了,我倒是没什么进步。

**英国边境局允许学生签证持有者合法打工每周20个小时,并与英国国民一样享受最低工资(£5.75)保障待遇,打工期间享受除药费外的医疗全额保险。 当然20个小时对拿学生签证来这里 ‘洗大饼’的华人来说,简直是少的可怜。雇主就是看到这个漏洞,愿意聘请他们工作超过限制的时间,不过只呈报上去20小时,其他额外的时间都给现金,当然这肯定要互惠互利,而雇主的好处是支付少过英国政府限定的最低工资。

Sunday, 8 November 2009

work life balance


昨天和上司做第三季的评估表现,这已是第三年了(分季来评估,一年4次),所以我们是很熟悉评估过程,也很坦诚的提出看法、意见。

上司对我的表现评价非常的正面,也很感激。能得到这么好的comment, 我就乘机的再向上司说出心中的要求,说明既然公司和我都一样的强调‘work life balance’,   但我既然没有家人、太多朋友 在这里; 在这里不介意多用些私人时间来工作, 不过希望一年能有两次的机会回马工作各一个星期,可以很家人、朋友有更好的联系。(当然是我自己付机票钱,好处是我可以回马2个星期,一个星期不用拿假,一个星期放假)。

当然今年年尾回马工作一个星期的要求很爽快的被批了。(我常对身边人说,‘跟官要知道官姓什么’,知道在恰当的时候提出要求,不要乱撞壁)
不过明年春节的申请上司还在考虑;原因是给我这个‘待遇’,很可能其他同事也会向他申请,那他就很为难了。

绝对明白上司的难处,的确为人上司真的一点都不容易,尤其是要做的一视同仁、公事公办,谈何容易。他也要避嫌人们说他对我特别厚爱(因为我和他是一起从亚洲调过来,处事非常有默契)。
反正是抱着被批准那是算幸运,不被批那就算了。

Saturday, 7 November 2009

棉被


全球气候暖化的关系,伦敦是夏天越来越热、冬天越来越冷。现在只是秋天,可是气候和冬天没什么分别了。
而我是超怕冷的人,为了应付这寒冷天气的到来,就询问了不少人的意见,最后的结论是要买个13.5tog的鸭棉被。价格大概是60-300英磅。
昨天特地的到IKeA(伦敦的最外端,处于我的公司和住处的中间),希望能买到一件棉被,解决睡觉被冷冻的问题。可是,表弟又说不要买IKEA的东西,因为它的尺寸是和其他品牌的不一样,很麻烦,以后要替换,都得回到IKeA;同事又说鸭毛不单只臭而且可能对鼻子、皮肤敏感的人,不适合用。后来考量了这些意见,就没买了。

今天,已搬去加拿大的朋友D来我家取回之前储存的东西,他说他有两套duvet,带不到去加拿大,问我要不要,如果没人要,他就要丢了。

呵呵呵!很幸运,常常会无端端的有人送东西给我。

忧虑


T是我在KL认识的一位女性朋友,五年前拿Student Holiday Visa来到伦敦工作。她来伦敦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想要体验外国生活、可以到处旅行、见见世面;所以宁可放弃在KL高薪的销售人员工作(平均月入RM4K,老板提供CRV车)来伦敦做服务生。

她已经在伦敦住了5年,签证无效后,就用“学生”签证继续留在伦敦打工。最近这几年英国移民局对学生签证越来越严谨,再加上马来西亚的名誉也越来越坏,不少在唐人街打工一族都纷纷拿不到学生签证。

T的学生签证也在8月份不被延续,现在正在排期上诉;在这几个月来因为这件事的困扰,使到忧郁症发作、甲状腺导致荷尔蒙失调、心跳不规律等等的问题。再加上因为是在酒店的酒吧上班,作息时间不定,清晨才睡觉,而每天都睡到中午才醒来,总而言之,生活习惯就是很不正常, 导致这几个星期以来健康一直出问题。
之前曾和她讨论过关于签证问题,如果不批准的话,有什么打算?她原来是有打算继续留下来做‘黑市’劳工。听到她这样的想法,我是很惊讶,也很紧张的劝说这是犯法,千万不要这样做。‘忠言逆耳’,她听了肯定是很不开心,所以我们交谈就不欢而散,这个话题也成了我们两人的禁题。

其实在我心里一直觉得她在伦敦生活太没意思了,去教会不和任何人交流&不上查经班(因为不想让牧师或教友知道她是和男友同居),用购物&偶尔买名牌来弥补自己心里的不平衡(因为工作要侍候人),那么辛苦的打工,却换回来全身病痛,真的很不值得。
对于她的情况,我同情又担忧,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要怎么说?今天知道她已病了一个星期,就劝说尽量的放轻松,帮她祷告,明天会煮糖水请她喝(因为她住在唐人街,所以平均每个星期都会见面)。

写完这篇部落格后,我会发短讯送她这句马太福音6章34经文《《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Thursday, 5 November 2009

寒冷


今晚查经班结束前,教友问我有什么事需要代祷?我说“希望天气不要太冷”。

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去到神山,讲话时会出烟,我是有多么的兴奋,所以一直觉得冬天一定很好玩。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觉得冬天太麻烦和问题多多。

昨晚准备休息,走人我房间时(由于房子的构造,房间是超冷~6°)真的是手脚发抖,甚至有‘心寒’的感觉,真的很难受。

今晚也是一样的寒冷,又是一个思念的夜晚。。。

Wednesday, 4 November 2009

法国-巴黎(6)

圣心堂-Basilique du Sacre Coeur

一到这里,就很喜欢,因为在圣心堂前方阶级的广场,看到几个年轻街头艺人在表演,弹唱。楼梯坐了满满的人,也跟他们一起歌唱。很‘钦佩’宗教人士的大方和信心。如果是在马来西亚,任何尝试在回教堂欢唱,肯定犯上‘侵犯神明’的滔天大罪。

从教堂正门最上方即可看见耶稣雕像(据说是是为了纪念普法战争而建,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巴黎被围城的4个月期间内,所有的粮食食物均被吃的一乾二净,至巴黎脱离战争威胁,因而兴建圣心堂感谢耶稣)

圣心堂就在蒙马特小山上,是巴黎的最高点;站在教堂前,大半个巴黎清楚可见,根据我在火车上刚认识的巴黎朋友,一定要在旁晚到这里,因为这时候是最有生气。(原本是打算来这里看日出)
在这里也可以看到很多中国制造的假冒名牌手袋。
Posted by Picasa

Monday, 2 November 2009

登天还难

最近,海归博士涂序新“疑因评职称问题”而自杀的消息成为网站论坛上的焦点。他强调中国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

这让我想起今年8月在瑞典认识的一位非常年轻的浙大助理教授。他说的一口非常流利的英语,第一眼看上去,根本不像一个在象牙塔里上班,反而像很‘精明’的生意人。在和他聊天的过程里,可以强烈的感受到对中国学术界负面、失望及无奈感。这也能从他回国后,开始染上烟瘾,一天抽上两包里看到。

如果要我总结我们的交谈就是《在中国学术界非常的强调关系,也很黑暗,竞争很强,要出位是比登天还难》。